天赋于斯,大任在肩——记麦克马斯特大学李洵教授与学子面对面
发布时间:2015-06-04 作者:陈垄宇 来源:工程科学学院 点击率:

学习为了什么?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有何不同?在大学期间怎样转向成熟?带着对三个问题的独特见解,“计划”入选者、学院教学执行委员会主任李洵教授,于2015年5月27日下午15:00,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A405,与工程科学学院(国际化示范学院)1401班全体同学进行了一次交流。副院长付玲、杨海斌,教务员张悦、辅导员李周密参加了交流会,由李周密老师主持。

李洵教授长居国外,对国内的高等教育模式也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他对学习的目的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最初阶段,学习是带有社会功利性质的;在达到一定层次后,学习的目的是由自己的好奇心与兴趣决定;最后达到的层次是社会的使命感。

李教授讲到广泛的知识结构的必要性,用晶体物质结构的现实运用,图片光影、视觉效果、沙漠海市蜃楼等为例讲述了科学研究中的思维方法。指导我们只有储存了的广泛知识才能在繁复的问题中找到正确的突破口,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寻常。李教授用金字塔为四棱锥这样一个看似与科学无关的例子讲出了现代的跨学科学习与研究的方法的思维。

其次,李教授讲解了他眼中的高等教育与中、初等教育的不同。中小学主要是一种“本能”训练,在技校、中专、大专中进行的是一种技能训练。而在高中、大学、研究生时期,更多的是一种推理与归纳性质的思维逻辑训练。李教授以库仑定律为例道出了思维发散的魅力。在思维中提升一个维度,便能高屋建瓴地看待整个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思维科研,为了解决思维爆炸的停滞问题,未来应该研究记忆与思维的遗传科技,这样会大大节约思维培养的成本,节约大量时间,从而加快人类发展的速度。

最后,李教授给出评判个体成熟的指标: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顾全大局,多面考虑;有自制力;有洞察力、前瞻力,能巩固预判事物的状态、发展和结果。

交流环节中,鲁乘长风同学问:“社会使命只是一种社会驱动力,最后阶段不应该是一种来自于内心的自我驱动吗?”

李教授说,大部分人的目标属于功利驱动,少数人进入到社会使命的阶段,而社会使命、内心自我驱动相辅相成。他以猴子的种群与自然选择的关系为例解释了社会道德存在的原因。若不顺应道德的话,对于一个群体而言,长期发展是无益的,极易导致整体灭亡。类似这种社会道德的驱动也就应该成为自我内心驱动。

付玲副院长说,在自我层次越来越高的时候,社会使命感会自发的显现出来,而单纯是外界强加于你的。就像比尔盖茨说的,“不要让这个复杂的世界阻碍了你前进的脚步。做一个行动主义者,将解决人类的不平等视为己任,它将成就你生命历程中的最辉煌。”

刘思锴问:“为什么同学们发言不积极?”

李洵教授笑着回答到,“那是同学们的成熟度不够。技能方面很强,但综合能力不够,有顾虑怕提错问题。”

张睿哲问,“在国外的教学方式中,在基础知识还没学完时就进入专业学习,这样怎么会听得懂?”李洵教授回答道,“在国外顶级的高校,每年都会开设相同专题的课程,但程度随年级逐次加深,这样方便同学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及时切入问题并激发自己的思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李洵教授总结到:学习是为了什么?先要有自己的使命,然后努力地提升自己。希望,30年后,当大家再聚首,回想那用青春和才智换来的一切……我希望各位同学,在那个时候不仅仅是用自己的专业成就来衡量自己,还要用自己为消除社会的不平等所做出的努力来衡量自己,用自己为社会能变得更好所做出的努力来衡量自己。

“天赋于斯,大任在肩,得到越多,期望越大。”“既知之,怎能无动于衷?”


李洵教授阐述自己对国内高等教育模式的见解


李洵教授认真与同学们交流


工程科学学院(国际化示范学院)师生参加交流会现场

(编辑:李周密)
Baidu
map